这才是不可思议!67%的网友【 关注 】亿房网后,都买到适合自己的房了! 作为华中第一高楼 武汉的地标之一 它从开工到现在 一直备受瞩目 2019年1月28日 随着最后一根钢梁缓缓吊装 嵌入就位 武汉绿地中心主体结构正式封顶 从仰其高,到登其顶,以全新的垂直角度看这座城市,长江万里蜿蜒如练,三镇风光尽收眼底。“极目楚天舒”之外,更真切感知到了这座城市的气度、壮志与雄心。 携“驾乎津门、直追沪上”的城市百年复兴之梦,历经数千个日夜的锤炼打造,武汉绿地中心已经长成一株钢筋铁骨的参天巨木。如今驱车行驶在二桥上,沿江边,它是每一个武汉人目光都绕不过的建筑。它将代表武汉,对话长江,比肩世界,刷新城市高度的数字之最,助力城市经济的动能之兴,启幕城市能量的鲲鹏之变。 看,在“中国经济版图弓箭发力之点”的武汉,一支利箭已在弦上。 令人惊艳的华中第一高楼 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自2010年12月8日奠基 到今天独领长江主轴第一高 来看看它是如何蜕变的 ▼ ▲2011年9月19日 武汉绿地中心地下连续墙全面开工 ▲2013年12月26日-28日:武汉绿地中心连续72小时,一次性顺利完成主楼大底板浇筑。 ▲2015年9月6日,武汉绿地中心主体结构突破100米 ▲2015年12月30日,武汉绿地中心主体结构突破200米 ▲2016年6月30日,武汉绿地中心主体结构突破300米 …… 如今,武汉绿地中心 闯入世界目光的第一眼 都足以让人为之惊艳 ▼ 天际线之变 武汉又多一“峰” 谁,能代表“武汉高度”? 武汉在建和已建的十大高楼 一起来看看 ▼ 城市高度不断在刷新 天际线越来越美 这样的武汉 惊艳到你了吗? 翻开百年历史画轴,城市的天际线在不断变化、长高、变密—— 1909年,41米高的汉口水塔建成时,在一片简陋低矮的建筑群中,俨然“巨无霸”般傲然挺立。70余年间,它一直是武汉最高的标志性建筑。 伴随改革开放的脚步,86.6米高的晴川饭店于1984年建成。它与长江大桥、黄鹤楼、龟山电视塔一同出现的画面,才算得上是那代人眼中完整的江景、原味的武汉。 其后,从泰合广场、国贸大厦、佳丽广场、葛洲坝国际广场、民生银行大厦,武汉中心大厦,再到武汉绿地中心……“武汉高度”不断向上,迅速刷新。 这些从星星点点,到密布成林的城市“摩天群阵”,成为架起武汉从华中,向全国,向世界舞台进溯的天梯。其中,世界500强绿地与大武汉的际遇,更是按下关键的“加速键”: 2010年,于长江南岸的武昌和平大道,武汉绿地中心破土动工,打下亚洲最大、最深基坑,整体冲出“正负零”之后,以擎天之姿迅速拔节长高。 这一项目由世界级建筑大师艾德里安•史密斯担纲设计,其作品包括“世界第一高楼”迪拜哈利法塔、上海金茂大厦与南京紫峰大厦。而武汉绿地中心整体造型取自长江流水概念,将打造一座“长江之峰”和“大城重器”。 近年来,武汉被纳入《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》、多项国家重大战略和改革试点任务叠加聚焦、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也将在此举行…… 国家重大战略、国际重要赛事相继圈定武汉,这座城市迎来前所未有的聚焦关注。武汉也以建设“全国经济中心”“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”“商贸物流中心”和“国际交往中心”四大功能为支撑,全力建设“国家中心城市”。 云霄冲刺,高楼破云天;大城加速,复兴大武汉。在国家及世界的经济丛林之中,武汉拥有了自己的又一“峰”。 大城之兴 未来十年看武汉 2018年底,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发布《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8—2019 全球产业链:塑造群网化城市星球》。 《报告》显示,在全球1007个城市中,武汉经济竞争力位居世界第40位;在293个中国城市中,武汉排名第7位,仅次于深圳、香港、上海、广州、北京和苏州之后。 近年来,随着招商引资、人才引入、枢纽交通等一系列建设加速,武汉城市内生动力与外向辐射正产生能量的“核聚变”: 2018年,武汉深入实施招商引资“一号工程”,签约金额2.01万亿元,签约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59个、5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3个、30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62个; 随着“一留一回 两个百万”工程推进,拥有89所高校、95家科研院所、130万在校大学生的武汉,将继续迸发“人才谷”和“资源谷”的巨大效能; 根据相关规划,武汉将打造6座客运火车站,成为“八纵八横”高铁路网的枢纽组成部分。同时国际航线加密,目前从武汉出发,可通达27个国家及地区的52个城市。 以“大城之兴”,武汉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重要参与者之一。 武汉绿地中心继结构封顶之后,2019年,武汉中心将实现全外立面竣工,以崭新形象献礼第七届“军运会”,成为四海五洲友人看武汉的“惊艳第一眼”。 鲲鹏之变 自此启幕 从纽约帝国大厦、迪拜哈法利塔,到台北101大厦、香港环球贸易中心,到北京国贸大厦、上海中心大厦、深圳平安金融大厦,再到武汉绿地中心,人类对于“云端经济”的探索与追寻从未止步。 这些世界级、城市级的地标高楼,以地标之“形”,呈现高度、体量与气势;以地标之“实”,包罗经济、繁华与万象;以地标之“极”,吸附人才、总部和财富,成为城市勃勃活力、能量汇聚的所在之地。 对此,曾有业内人士表示:“一个超高层建筑往往是一个城市的地标,它不仅代表了建筑的物理高度,还承载了建筑的文化与精神。它作为城市天际线的主宰,还承担着深远的城市规划责任。” 以上海为鉴,改革开放40多年间,陆家嘴万丈高楼平地起,将一片阡陌纵横、芦苇摇曳之地,变成擎动中国经济的金融中心,世界资本角逐的中央舞台。如今,以武汉绿地中心为又一起点,武汉滨江也将以百强与总部企业、优质资本、塔尖人群的汇聚,打造中国经济的下一个“吸引极”与“能量场”。 根据规划,武汉绿地中心低楼层为国际甲级写字楼,针对金融服务业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、现代新型服务业,提供全天候、定制式办公空间、系统和服务。中间楼层为总裁私属办公,为巅峰圈层私人行政寓所,或外籍CEO的高级办公室,为少数人定制,仅183套。 武汉绿地中心样板间 根据2019年武汉市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显示,未来武汉将“推动现代服务业创新升级”,“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”。在这其中,武汉绿地中心的加速建设,价值兑现,将助推武汉城市核心动能的聚拢向上,万千梦想的裂变实现。 文章来源:长江夜生活、武汉夜生活电视台 部分图片内容来源于武汉夜生活收集整理,仅供学习交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并不代表我网观点。 |